(通讯员 国淑雅)2024年11月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谭帆教授应邀做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智慧之光”学术名师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徐朝红教授主持,文学院曾绍皇、向双霞、王婧之、谢雨晴、蔡欣然、王雨佳等教师以及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硕博士生共40余人参加。
谭帆教授首先做了题为《小说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的主题报告。谭教授先从宏观的学术研究路径与方法入手,他认为学术研究需要注意四个方面。其一,在选题意义上,不要过度依赖导师的安排,选题要从读书过程中发掘,充分思考研究对象的价值、学术界的需求、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知识储备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还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其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把握常规的研究方法是基本,但面对独特的研究对象时也要采取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兼顾理论适用原则。其三,在经典研究问题上,谭教授以“悬置名著”现象为例,指出长久地悬置名著对于一个学科而言是致命的,应让其回归到原有的研究状态。其四,在语言的境界上,谭教授强调语言表述要与研究对象契合,理想的学术表述应像鲁迅先生一样,做到干净简洁。
随后,谭帆教授进一步论及小说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他分别从小说评点研究、小说术语研究、小说文体研究和小说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谭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小说史上起到的作用远超“批评”的范围。具体而言,可以将其置于三种关系中梳理,即从评点与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史的关系中揭示小说评点的价值、从评点与中国古代小说传播史的关系中研究小说评点的独特内涵、从评点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史的关系中评判其得失。其次,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术语作为中国小说“谱系”的外在呈现,是小说史研究的一种特殊理路。它大致具备三种属性:“文体属性”“功能属性”和“文体”与“功能”并举之双重属性。再次,谭教授指出学界对中国小说文体史的判断存在一些偏差,应当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存在,它既是“历时”的,如“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和“章回体”都各有自己产生的时代,同时又是“共时”的,小说文体之间不是前后更替,而是共存共荣的关系。最后,关于“小说学”的内涵,谭教授解释为三个维度和一个体式,三个维度是指小说文体研究、小说文本批评和小说存在方式研究。一种体式是指小说评点,它也是古代小说学的重要载体。总之,上述小说研究史的四个方面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以它们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突破以往的研究格局,使小说学研究更加贴近中国小说史的发展实际。
主题报告后,谭帆教授与文学院青年教师和在场博士硕士围绕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困惑等论题进行了热烈的座谈。
曾绍皇教授总结道,谭帆教授的学术报告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不仅带来了有关小说史学术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从学术方法论的视角给大家以理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