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思楠、唐慧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4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工语言二支部联合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党支部、研究生语言学对外美术学党支部、研究生现代汉语党支部,师生29人共同赴株洲醴陵开展四月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醴陵瓷都博物馆、李立三故居、渌江书院三大红色文化与历史地标,党员师生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在交流中凝聚奋进共识。
探访瓷都瑰宝,传承匠心精神
上午8时30分,全体党员从长沙集结出发。导游为我们简单讲述了醴陵籍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以及醴陵的陶瓷文化,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熏陶相结合。
抵达醴陵瓷都博物馆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了解了东汉青瓷到明清官窑的变化历史,感受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艺术魅力。在捡瓷体验环节,党员们化身“文化拾遗者”,在瓷片堆中寻找历史印记,体验“千年窑火不熄”的匠心传承,理解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缅怀革命先辈,赓续红色血脉
午后,党员们来到李立三故居,其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门额上“李立三同志故居”八个大字由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讲解员为党员们讲解了“一门三秀才”的家风故事,并介绍了李立三革命生涯的珍贵史料,让党员们深刻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在故居前,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聆听了一堂生动新颖的党课。
对话千年书院,汲取奋进力量
最后一站,党员们参观了始建于南宋的渌江书院。这座历经八百年风雨的学术圣地,曾走出左宗棠、李畋等历史名人。穿过“春华秋实”的门联,走过朱熹讲学的讲堂,党员们在斑驳的碑刻前驻足,在古籍善本间流连。书院“经世致用”的学风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将红色教育、文化传承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从革命先辈的斗争精神到千年瓷都的匠心坚守,从书院文脉的赓续传承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前行的力量。希望全体党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学术创新与育人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答卷。
未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各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专业”融合模式,引导党员师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坚定信念,以昂扬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