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名单,我院7项喜获通过,含4项一般项目和3项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取得新突破,彰显了我院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和雄厚实力。
姓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张森 |
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与绘画思潮的互动研究(1917—1949) |
中国文学·一般 |
刘弟娥 |
“国语文学”视阈下现代语言学家的文学实践研究 |
中国文学·一般 |
文浩 |
非解放区《讲话》接受与‘人民’文论话语研究(1942—1949) |
中国文学·一般 |
王雨佳 |
现实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知识考古”研究(1915—1965) |
中国文学·青年 |
闫梦涵 |
唐五代诗人岭南‘诗路’书写及其文化地理学考察 |
中国文学·青年 |
蔡欣然 |
日本古辞书草创、形成期汉字注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
语言学·一般 |
侯玉贵 |
清代戏曲钞本疑难俗字考释研究 |
语言学·青年 |
张森教授的项目“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与绘画思潮的互动研究”,拟从思潮的角度考察文学和绘画在转型期互动的缘由、形态和内在规律,揭示这一互动对文学和绘画现代变革的意义。刘弟娥副教授的“‘国语文学’视阈下现代语言学家的文学实践研究”,拟聚焦现代语言学家群体在特定时期的国语文学实践,揭示其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文浩副教授的“非解放区《讲话》接受与‘人民’文论话语研究(1942—1949)”,拟探索《讲话》接受史研究的新视域,开拓了“中国文论自主话语体系”研究的新路径。王雨佳讲师的“现实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知识考古’研究(1915—1965)”试图在“启蒙的自觉”“革命的自觉”以及“政治的自觉”的社会文化语境里,对现实主义的“中国化”历程进行知识考古学的分析,闫梦涵讲师的“唐五代诗人岭南‘诗路’书写及其文化地理学考察”,拟聚焦“诗路书写—文化地理”之双向互动,探讨唐五代往来岭南水路的地理意义,诗人经行及书写特征。蔡欣然讲师的“日本古辞书草创、形成期汉字注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拟探究日本古辞书传抄中国辞书起步而后逐步演进的历史特征,整理相关材料,侯玉贵博士后的“清代戏曲钞本疑难俗字考释研究”,聚焦清代戏曲钞本中的疑难俗字,综合运用“字形证据—语音证据—文本证据—文化证据”的立体考释方法,系统梳理俗字构形规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用于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项目成果具有导向性、示范性作用,是衡量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我院历来高度重视,用心用情关注教师发展,不断完善工作组织,努力提升课题申报质量与水平。此次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也体现了我院教师的科研实力,为学科建设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能,对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