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李洱、欧阳江河联袂做客文学院“智慧之光”讲堂

发布人:日期:2025-11-20 14:56浏览数:

(通讯员 李晨玮)11月19日晚,著名作家李洱和欧阳江河联袂登台文学院“智慧之光”名师大讲堂,在216报告厅开展题为“契诃夫《万卡》《大学生》解读”和“当代性视野下的《应物兄》写作”的讲座和对谈活动。文学院副院长岳凯华教授主持,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马笑泉、诗人雪马及我院李作霖、许永宁、李婕、陈展等教师现场参会。

讲座分为经典解读与文学对谈两大环节。上半场,李洱以《约伯记》为引子,抛出“作家即报信人”的核心观点,通过《白鲸》《万卡》等经典文本的对照分析,阐释作家的使命在于向读者传递时代与人性的深层信息。谈及《万卡》的独特魅力,他指出,契诃夫以孩子的纯真视角书写悲惨生活,既引发读者强烈共情,更暗含元小说的先锋特质,而万卡正是这一文学理念的“报信人”化身。

在下半场的文学对谈环节中,欧阳江河与李洱围绕《应物兄》及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展开深度对话。欧阳江河提出,引入当代性范式谈论写作,比单纯评判文学好坏更具价值,而李洱的《应物兄》正是当代性写作的典范之作。李洱认为,“成熟”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部分中国小说缺乏成熟的文学观念,而当代性的关键在于“万古愁与瞬间泪的同构性”,是“为未发生之事建碑,重新分配未打之战的战利品”。此外,二人还以《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的细节为例,探讨文学作品中社会变迁的呈现与诗人直觉的重要性,强调不同时代“元写作”立场的变化,推动着文学创作的根本革新。

互动环节中,观众踊跃提问,围绕经典阅读、创作技巧等问题与嘉宾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李洱,当代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现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发表《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等小说和批评著作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大利、阿拉伯等多种文字。

欧阳江河,诗人、文化批评家、书法家,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今天》文学社社长,著有《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泪》和《站在虚构这边》等诗集和评论集多部,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下一条: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做客文学院“智慧之光”学术名师系列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