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旸 陈钰丹)4月12日下午,在文学院216报告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丹青教授,作了题为“语言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的讲座,为文学院师生带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加勇教授主持,文学院陈晖、徐朝红、贺福凌、胡乘玲、傅伟峰、姜礼立等教师和文学院百余名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作为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倡设者,刘丹青教授本次讲座围绕“语言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这一主题展开。义项的独立与否关系着库藏类型学的一系列理论概念,如入库的是词还是词的义项,跨范畴对应为什么不能完整对应、库藏裂变会有什么影响、哪些范畴显赫或不显赫等。
讲座内容共有五个部分。首先,刘丹青教授介绍了学界普遍持有的“义项独立观”,在承认“义项独立观”在理论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他认为这一观点不适用于所有语言现象并提出“义项非独立观”。紧接着,刘丹青教授从词义、隐喻和转喻、构式、寄生范畴的角度探讨了基本义和非基本义的单向在线依存关系。其中,寄生范畴作为毫无独立性的义项,是“义项非独立观”的另类突出范例。然后,他阐释了义项独立性的动态机制是重新分析,当义项进一步分化就发生库藏裂变,同时也指出屈折语素、歧义、双关修辞不属于义项非独立性的现象。最后,他介绍了“义项非独立观”在共时、历时和跨语言三个层面的重要理论意义。
刘丹青教授结合前人的著述成果,以不同的汉语方言语料为例进行阐述,用材料支撑理论观点,讲解深入浅出,带给现场师生很大的启发。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与刘丹青教授就词源义与共同义素的区分、库藏裂变的理解、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深入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会后,仍有不少同学上前请教学术问题,大家都为刘丹青教授富有前瞻性的学术眼光、广博深入的学术积累所折服,获益良多。